今日香港風雨飄搖,社會充斥許多的爭吵、磨擦和攻擊。如果說香港是我們的家,我們是否了解這個家呢?香港的核心精神,或者說本土意識是什麽呢?我們能夠留給下一代的正面價值是什麽呢?
我家住在馬鞍山,這座山最大的特色是有三寶:礦石、杜鵑花和黃麖。每天上山晨運時,我總能看見許多荒廢的礦洞。相信大部份市民並不知曉在50、60年代馬鞍山鐵礦場對香港經濟的貢獻。十多年前,創世電視曾採訪山上一間古舊教堂的牧師。近來因著兒子的攝影功課,我有機會帶著他再次探訪此地。幾位親切的導賞員為我們介紹了馬鞍山的地質礦物、自然生態、早期礦工生活以及教會在礦村的服務。
我們驚歎馬鞍山竟有如此豐富的礦產:只要拿一塊磁石,就能和山上每一塊看似普通的石頭相吸;山下的烏溪沙是另一種類型的黑色礦沙,磁石能夠聚合它們,好像成了一塊煤炭。路上也見到很多有趣的動物,如又長又瘦似一根樹枝的竹節蟲,還有馬鞍山三寶之一的黃麖。
在深山中,保留了不少礦洞,靜靜見證著採礦業全盛時期的歷史。曾經有好幾千名礦工在此處奮鬥拼搏,養妻活兒,也有許多孤身慘死,或暴屍荒野無人知曉。這間恩光堂的老牧師,在礦村服務了近半個世紀。教會派送物資接濟礦工家庭,開辦幼稚園和小學教育礦工子女,爭取福利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牧師帶領了許多人信耶穌,即使薪水不足仍留守教會,退休後也堅持每月上山探訪存留的孤寡老人……在艱難的日子裡,如天使同行,一直以愛與付出,幫助窮苦的礦工們以及他們的家屬。
時過境遷,今日已荒廢的礦洞和古舊的教堂,是否有另一種功用?能否展現它們在現代的活力和意義?
活化礦洞和教堂,可以作為歷史文物舉辦展覽活動,把它們所見證的礦工血汗史和充滿人情味的香港往事展現給更多的市民。特別是在那段時期中刻苦耐勞的拼搏精神,還有同舟共濟的關愛情誼,正是我們不能遺忘的本土意識。盼望藉由活化礦洞和教堂,這些早期的香港精神,能在現代發揚光大,教育傳承下一代。
馬鞍山之行,給我很大的感觸。馬鞍山下是高樓大廈,但山上是另一個世界,在那裡蘊含著很多寶藏。那裡的人對它非常珍惜,對它的歷史文化、特色出產和人情故事都了如指掌。他們竭力追求活化,也希望從知識出發,傳達信仰背後的價值。同樣的,香港這個文明城市,在街上見到許多吵鬧喧嚷,但可能還有很多未發掘的價值、未發現的歷史和應該重現的傳統,才是香港人的真正面貌。
今日的香港,哪些已經荒廢了?哪些需要活化?而我們的人生亦然,哪些已經荒廢了?哪些需要活化?未來,我想應該有更多面、更豐富的選擇。